《低碳城市规划工程技木》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一一高等学校碳中和城市与低碳建筑规划设计系列教材,是依据建设“碳中和”新兴起的产业领域创新人才教育培训要求和教学基础要求及规范编写的。
全书共7章。第1章主要介绍低碳城市规划工程技术基本内涵、意义和构建原则;第2章到第5章主要介绍与城市“碳中和”新兴领域能源系统、水系统、固废处置系统和综合交通系统等相关的规划工程技术知识,包括系统结构、低碳策略、低碳工程与技术等;第6章和第7章主要介绍低碳城市规划工程技术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有关技术的实施与管理要求。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碳中和”新兴领域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高校师生和企业和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在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和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的背景下,我国坚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各领域和各行业都提出了温室气体减排的要求。城市作为经济稳步的增长和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具有碳排放量占比高、碳减排潜力大的特点。因此,从低碳城市规划工程技术开发与实践入手,积极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的绿色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是打造低碳城市和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路径。
《低碳城市规划工程技术》教材属于高等学校碳中和城市与低碳建筑规划设计系列教材,是依据国家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要求和低碳城市规划工程领域人才教育培训要求编写的。本书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实际出发,融合中国特色低碳城市发展要求和国际前沿进展,融入真实案例及典型解决方案,提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侯全华,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任建筑学院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分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韧性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等。主要是做城市空间与低碳交通协同规划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
卢金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任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级环境类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主要是做城镇供排水工程低碳技术开发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编审教材4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
张志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陕西高校优秀青年人才,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给排水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主要是做城镇供排水管网系统低碳运维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7项,发表论文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
,米兰体育app官方网站手机版